目前沪深两市已有1640家公司披露业绩预测。其中,医药生物产业公司158家,其中取得积极成果的公司107家,占67.72%。分析指出,医药行业是一个永恒的朝阳产业,长期来看医药行业的投资回报非常好。无论是在中国市场还是在美国股市,医药行业都是牛股票频繁出现的行业。随着老龄化的到来,未来十年将是医疗生物投资的黄金时代,甚至比过去十年还要好。
制药和生物行业的158项业绩预测中,近70%报告了好消息
1月28日,之江生物(报价688317)宣布,2020年净利润预计约9.3亿元,同比增长约1705.1%。2020年,新冠肺炎爆发肺炎。公司新冠肺炎核酸检测试剂盒的销售规模取得了重大突破,同时也带动了分子诊断仪器、核酸提取试剂等其他相关系列产品的增量销售,推动了公司2020年整体销售规模呈现大幅增长。当日,该公司股价相对市场收盘上涨1.99%。
同日,华生生物(报价300142)也发布业绩预测,预测公司2020年利润-9.8亿元,-10.22亿元,同比增长590%,620%,预计同期扣除的非净利润-6.9亿元,7.3亿元,同比增长438%,469%。与此同时,华生生物在R&D的新产品和项目投资也同步增加,2020年研发支出将同比增长215%左右。当日,公司股价相对市场上涨1.46%。
同日,华大基因(报价300676,股票咨询)也发布了业绩预测。根据公告,BGI 2020年的预计收入为82亿元至85亿元,净利润约为20亿元至23亿元,同比增长62.3%至73.2%。然而,在业绩飙升的同时,股价却一反常态。同日,华大基因开盘暴跌13%,收于146.99元/股,跌幅7.35%。这可能与公司第四季度业绩有关,比上季度高出166.93%至138.46%。
业内人士指出,业绩预测是上市公司在公布报告之前的预预测,主要是为了避免在报告时股价大幅波动的影响,出现,正式提前释放这一业绩风险,更好地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而且业绩预测会对股价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上市公司业绩预测较好,股价就会上涨,否则上市公司股价就会下跌。
事实上,随着1月31日年报业绩预测披露截止日期的临近,发布业绩预测的公司已经加速涌现。据iFinD (Quote 300033)统计,截止1月28日,沪深两市共有1640家公司披露业绩预测,预喜1065家,占比64.94%。行业方面,医药生物行业有158家公司发布了年报预测,是为数不多的有150多家公司预测业绩的行业之一,其中有107家公司是预快乐的,预快乐率为67.72%。
具体来说,在107家报告医药和生物行业业绩良好的公司中,有71家“预增”公司、18家“微增”公司、15家“亏损”公司和3家“持续盈利”公司。有11家“预减”公司、9家“微减”公司、17家“首亏”公司、3家“持续亏损”公司、3家“增加亏损”公司,需要警惕绩效风险。另有5家公司表示“不确定”,3家公司表示“减少损失”。
预增方面,盛翔生物(报价688289,股票咨询),盈科医疗(报价300677,股票咨询),金奎大基因(报价002030,股票咨询),东方生物(报价688298,股票咨询),之江生物(688317),振德医疗(报价60333)另外,华大基因,华生生物,康泰医药(曲
值得一提的是,许多公司的业绩环比增长了一倍。数据显示,在已发布年报业绩预测且有可比数据的138家医药生物公司中,有57家预计实现业绩同比和环比增长,占比41.30%。逐月来看,Hot View Biology(报价688068,诊断股),精华药业(报价002349,诊断股),蓝海医药(报价600896,诊断股),东方生物(报价688298),国际医药(报价00516,诊断股),赵岩新药(报价603127,
机构看好医药生物股的中长期投资价值
最近经过一段时间,震荡整理出来的医药生物股有所反弹,但板块内部分化也变成了出现李颖,一位德邦基金,表示,医药行业的政策导向很强,医保局的政策方向影响医药企业的发展。近年来,国内政策一方面对仿制药进行了一致性评价和数量采购,同时加快了创新药物的审批速度,扩大了医疗保险谈判范围,导致了“出现,板块放量"仿制药承压,创新药物”的局面,未来三年,医药行业将按照目前的趋势,发展,板块的差异化将更加严重。
广发银行分行的吴认为,随着居民消费能力的提高,消费者有能力、有意愿成为健康的,这是医药行业长期发展、不断壮大的核心原因。从政策、行业基本面和资本配置需求来看,医药行业仍然是一个值得长期关注的轨道。首先,医药行业兼具价值属性和增长属性。政策周期对医药行业影响很大,趋势政策不变,趋势行业发展方向不会变。其次,随着居民消费能力的提高,消费者对健康买单的意愿和能力也在提高。这也是医药股应该长期看好的核心原因。此外,制药业可以细分为不同的子轨道
,总有一些企业能找到增长和爆发点。在融通医疗保健基金经理蒋秀蕾看来,政策底线在医药行业已经确立,行业集中度提升由此加速,叠加疫情带来的行业地位整体提升,医药股的跨年度行情将提前展开。长远看,未来十年是医药行业投资的黄金十年,政策免疫的高景气度赛道将持续享受估值溢价。疫情后,老百姓(行情603883,诊股)的疾病防控意识将会提升,结合第二次生育高峰的人口将在2021年逐步开始步入老龄化,医药行业或将迎来黄金投资期。医疗保健行业高景气度赛道如创新疫苗、CXO、医疗服务、创新药、创新医疗(行情002173,诊股)器械、高端消费品、连锁药店的龙头公司值得关注。
对于带量采购的影响。业内人士表示,药品或器械的集采最终只会令市场集中度越来越高、龙头股的市占率和竞争力会更强,而且医药股核心资产的高估值状态在长期逻辑下,也很难轻易改变。“医药行业是永远的朝阳行业,从长期来看医药行业的投资回报是非常好的,无论在中国市场还是美股市场,医药都是牛股频出的行业。随着老龄化的到来,未来十年是中国医疗股投资的黄金时代,甚至比过去十年更加好。”
山西证券(行情002500,诊股)研报指出,刚性需求带来确定性成长,因此对医药行情长期看好。其中,医药创新和消费升级可作为长期投资主线。首先,带量采购常态化倒逼企业向创新转型,政策大力推动创新研发,我国医药创新迎来黄金发展期,高成长性使行业享有估值溢价。其次,随着国内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医药产业迎来消费升级需求,具有消费属性且规避医保控费政策的疫苗、生长激素等药品细分领域景气度持续。
万联证券表示,短期内,医药板块依旧会受政策因素以及新冠疫情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而出现一定扰动;长期来看医药行业本身具有的消费属性和科技券属性不变,产业升级趋势不变。中信建投(行情601066,诊股)证券医药首席分析师贺菊颖认为,医药板块最大的魅力在于所有人对健康的关注。随着经济和社会水平的发展,人们对于保健的需求也会进一步带动行业细分。她指出,2021年整体医药板块指数变化不会像此前抢眼,更加看重板块结构性表现。
2020年有望实现业绩同比环比增幅均超过30%的公司